Monday, 19 June 2023

** 滇緬公路 **

** 滇緬公路 - Burma Road **

1991, 美國郵政發行一張紀念 滇緬公路 (Burma Road)” 的郵票。

滇緬公路 -- 教科書上耳熟能詳的重要公路, 但從沒仔細了解過該路的歷史。

Burma Road 1,154 公里,穿越崇山峻嶺, 為抗日戰爭重要物資運輸通道。抗戰初期, 20萬中緬勞工共同修建。這些勞工大部分是公路沿線的老人, 小孩和婦女。

滇緬公路始建於1938年春, 起自雲南 昆明市, 畹町鎮出國境,最後達緬甸臘戍鎮。公路於193812月初步建成通車, 以後陸續加以修改。

1940 7 18 - 隨著戰爭資金的減少和無力對付另一個敵人,英國悄悄地屈服於日本的要求,關閉了滇緬公路 (這是中國與盟軍援助的唯一陸地紐帶, 三個月後又重新開放)

1941415 - 為保護滇緬公路運輸少受日軍空襲, 中美達成一項秘密協議, 允許美國陸軍航空隊, 以及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退役人員」組成部隊, 前往中國參加戰鬥, 並同意利用美國「租借法案」貨款給中國, 來購買美國戰鬥機。 81, 美國陸軍將領 陳納德 將軍 (Claire Lee Chennault) 在昆明設立美國志願航空隊總部

19411223, 中英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公路協定》 中英軍事同盟形成, 中華民國組建中國遠征軍, 支援英軍在緬甸(時為英屬地)抗擊日軍, 並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

1942年初, 日軍出動54架轟炸機, 轟炸滇緬公路沿線重鎮雲南 保山市, 造成5萬餘人死亡。

19425, 日本占領緬甸, 關閉了滇緬公路。 此後, 盟軍只能通過空運從印度飛越“駝峰航線” 向中國提供物資 (被視為空中禁區的喜馬拉雅山脈, 飛機只能緊貼山峰飛行, 因而飛行軌跡高低起伏, 狀似駝峰, 所以得此名)由於負責 中緬印戰區 的美軍司令 約瑟夫·史迪威 (Joseph Stilwell) 將軍認為, 空運方式危險且運輸量有限, 因此堅持開闢新的地面補給路線 (負責空中運輸的 陳納德 將軍反對開闢新路, 他認為勞民傷財的新路, 運輸效果不大, 最後證明 陳納德 將軍是對的)

1944年底, 盟軍收復緬甸北部

1945 1 28 , 新的地面補給線 - 樂都公路 建成開通 ( Ledo Road 或 舊中印公路 ) 樂都公路起自印度樂都鎮 (Ledo), 經緬甸木姐鎮 (Muse), 連接雲南省畹町鎮的舊滇緬公路。正如陳納德將軍所言, 比起駝峰航線的空運, 此公路的運輸量遠低於預期, 僅居於次要地位。

1945年初, 樂都公路改名為史迪威公路 ( Stilwell Road )

 


 

Saturday, 17 June 2023

*** 美軍將領 約瑟夫·史迪威 將軍 (Joseph Stilwell)

            在台灣, 首日封都是由郵政總局印製發行, 而在北美, 大多首日封都由私人公司設計印製。

這幀由美國 Fleetwood 公司於 1991, 紀念 滇緬公路 (Burma Road)” 印製的首日封, 上印有三幅肖像.  邊的 蔣介石 與 中央的 陳納德 將軍, 大家都耳孰能詳, 而左邊的人物就是今日的主題:  二戰美軍將領 瑟夫·史迪威 將軍,  這是位頗具爭議性的人物

 ** Joseph Stilwell ( 瑟夫·史迪威 ): 美國四星上將, 二戰時期任 中緬印戰區” 美軍司令

1941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2 2 月,史迪威 晉升為中將,並被分配到中緬印戰區 (簡稱CBI), 擔任蔣介石 的軍事顧問及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負責所有運往中國的租借戰略物資。 ( 在他任職CBI期間,戰區僅有少數美國作戰部隊,史迪威幾乎指揮的都是中國軍隊)

史迪威 上任的第一步是改革中國軍隊。 改革軍隊意味切斷蔣介石 總司令的軍系人脈。這將打破中國政治和軍事的微妙平衡。蔣 因擔心以美國為首的新部隊, 將成為他無法控制的另一支獨立力量。故僅授權 史迪威 將軍部分中國軍隊指揮權。

19425, 日本占領緬甸後, 史迪威 放棄了戰敗的中國軍隊, 率領他 117 名參謀人員步行逃離緬甸, 進入印度阿薩姆邦。史迪威 在沒有蔣介石 命令的情況下, 公然放棄中國軍隊, 致使 25,000 人後來在撤退期間喪生, 蔣介石 對史迪威的行為感到憤怒,並開始質疑史迪威 作為軍事指揮官的能力和判斷力。此外, 蔣介石 還對史迪威嚴格控制美國向中國提供租賃物資感到憤怒。

史迪威 認為, 蔣介石 和他的將軍們無能且腐敗。他向美國總統 羅斯福 公開抱怨 蔣介石 囤積美國租借的物資。 他認為, 想讓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結束後, 有足夠軍需與毛澤東的共產黨人作戰。故而試圖切斷對中國的戰略物資援助。並曾兩次制定了刺殺 蔣介石, 並取而代之的計劃,但最終都沒有實施。

史迪威 在他給華盛頓特區的報告中開始稱 為 “小傻瓜 (the little dummy)” 或 “花生(Peanut)” 。而 蔣介石 多次對美國駐華使節表達了他對史迪威的 魯莽、不服從、蔑視和傲慢” 感到不滿及憤怒。

史迪威 在他的日記中寫道:“他們應該做的是射殺 蔣介石何應欽 以及其他團伙 ( "What they ought to do is to shoot the G-mo [蔣介石] and Ho [He Yingqin 何應欽] and the rest of the gang.")

史迪威 在他的日記中還寫道: 是 “一個瘋狂的小混蛋,他用山核桃做腦袋  …… 通常都是自以為是的理由和愚蠢的戰術和戰略構想 ( "crazy little bastard with that hickory nut he uses for a head.... Usual cockeyed reasons and idiotic tactical and strategic conceptions. He is impossible!")

陳納德 將軍後來聲稱,史迪威 故意下令中美軍隊撤出桂林,製造危機,迫使蔣介石 將部隊的指揮權交給史迪威。

史迪威 日記寫道: 如果有一場危機 “足以在不完全摧毀這艘船的情況下擺脫花生(指蔣介石)”,那將是值得的。( just sufficient to get rid of the Peanut without entirely wrecking the ship, it would be worth it.)

史迪威 繼續寫道:  整個國民黨制度必須 “撕成碎片”,蔣介石 必須下台  ( the entire Nationalist system had to be "torn to bits" and that Chiang would have to go)

史迪威 直接向美國總統 羅斯福求助,以解決他與蔣介石 的爭端。 於是, 羅斯福 寫信給蔣介石 威脅蔣: 除非立即讓史迪威 “不受限制地指揮所有的部隊”,否則美國將停止所有援助。

史迪威 得意洋洋地立即將這封信交給了蔣介石。 史迪威 在他的日記中寫道 (關於傳遞羅斯福的信息)

“我把這捆辣椒粉遞給了花生 …… 魚叉正好擊中了這個小傢伙的太陽神經叢,並穿過了他。這是一個完美的打擊,但蔣 除了臉色鐵青和沉默不語之外,他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I handed the bundle of paprika to Peanut, and sank back with a sigh. The harpoon hit the little bugger right in the solar plexus and went right through him. It was a clean hit, but beyond turning green and losing his powers of speech, he did not bat an eye.")

蔣介石 認為, 美國的意圖是想完全掌控中國。因此正式回覆說, 必須立即更換史迪威,蔣 歡迎任何其他合格的美國將軍來填補史迪威 的位置。蔣 : 羅斯福 的信是 “我一生中遭受的最大屈辱”,並說 “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意圖太明顯了

蔣介石 在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講話,稱羅斯福 的信是帝國主義的一種形式。並表示, 接受羅斯福 的要求, 等同與日本合作的漢奸 汪精衛沒有區別 (賣國)

194481, 晉升四星上將的史迪威 被羅斯福 召回。接替者為 阿爾伯特·德邁耶 將軍 (Albert Coady Wedemeyer)

韋德邁耶 將軍 到達史迪威 的總部時,沮喪地發現, 史迪威 故意沒有與他交接職務就離開了,而且沒有留下簡報讓他指揮。搜查辦公室後,韋德邁耶 也找不到史迪威 作戰計劃的文件及他以前或未來行動的記錄 (由此可見 史迪威 的人品, 氣量水平及不顧大局的作風)。 韋德邁耶 將軍隨後與史迪威 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談,但從他們那裡得到的東西很少。根據工作人員的說法,史迪威 把所有東西都放在了他的 “褲袋裡”。

當時美國有影響力的人認為, 史迪威 是中國腐敗政權的受害者。 史迪威 的下台引發了美國決策者的反蔣 情緒,最終導致美國在 1947 年中國內戰期間, 結束對中華民國的援助。

批評者認為, 史迪威 是一個強硬且不專業的軍官,他的失敗導致了中國的損失。